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80後二胡女神發揚地道音樂 傳統中樂創新演繹

發佈時間: 2019/06/14

港人推崇西樂,從學童學習的樂器可見一斑;傳統中樂卻總是乏人問津,但有香港年輕人努力將中樂與大眾拉近,3位80後及90後年輕音樂人,以新創作結合傳統,希望透過創新演繹,吸引大眾接觸傳統中樂。

80後胡琴演奏家陳璧沁,被譽為「二胡女神」,一直將傳統中樂、西方古典樂、流行樂和爵士音樂作互動,希望透過新穎的音樂風格,吸引觀眾接觸地道的廣東音樂。

陳璧沁先後跟多位胡琴大師學藝,包括香港高胡大師余其偉和國寶級二胡演奏家陳耀星,並曾擔任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和香港青年中樂團的樂團首席。她自6歲在音樂統籌處初學二胡,一試便喜歡這傳統樂器,當年即使高考後獲大學取錄,仍決定入讀香港演藝學院,「幸好家人沒有反對,自己很喜歡拉二胡,沒想過其他工作,一直拉到現在。」

棄全職教琴 延續表演生涯

演奏家之路非一帆風順,陳璧沁曾長時間教琴維生,數年前才開始多了演出。她坦言單靠演出不及教琴穩定,在麵包與理想之間,曾想過一生全職教琴,「但咁樣表演生涯就會無咗,會用晒所有時間和精力(教琴)。」

現在陳璧沁每年都會舉行傳統中樂音樂會,如廣東音樂和南音,也積極跟西樂和流行樂「Crossover」,「如果做最傳統的,一定做到最原汁原味;我也會做不同類型的音樂,不會限死自己,只要是好聽、好玩我都做,但一定加入一部分傳統音樂讓觀眾認識。」

她認為新一代家長想法較開明,若孩子打算走音樂路,較少會阻撓。雖然有新血加入,但聽眾年齡正在老化,平均50歲以上,她慨歎港人生活急促,少機會靜下來耐心欣賞音樂,部分人亦有崇洋心態,未必想花錢和時間入場聽。

她指政府近年投放不少資源發揚廣東音樂,培養了一批具水平學生,建議在教育上加強推廣,如在小學或中學教材加入更多廣東音樂元素,讓年輕一代和未來音樂人認識本土音樂,鞏固中樂發展。

天籟師兄弟作曲家 敦煌學習古調新作

香港天籟敦煌樂團上周假港大舉行「敦煌‧絲路迴響」一周年音樂會,當晚演奏中,不論作曲、編曲,全出自兩位90後駐團作曲甘聖希和朱啟揚之手。

今年28歲的甘聖希和23歲的朱啟揚是香港演藝學院作曲系的同門師兄弟,同學西樂出身,兩年前雙雙獲邀擔任樂團的駐團作曲,始涉獵中樂創作,前年10月隨團到敦煌洞窟考察,甘聖希在同年年底已開始寫主題曲《天籟》,演出之作已是第9稿,可謂嘔心瀝血之作,其中還引用國學大師饒宗頤破譯的樂譜。

甘聖希和朱啟揚作曲合拍,沒有一味只顧還原音樂原貌,甘、朱則以更貼近當代觀眾口味為首要考慮。多首古調新作,或只保留基本簡單旋律,或用西樂手法呈現。

演出看似風光,惟樂團經費有限,大部分團員要靠教琴或演出維持收入。

甘、朱二人均從事自由工作,坦言多虧家人支持發展音樂事業。甘聖希畢業兩年,至今「無停過出作品」,更形容自己好彩,月入達5位數。而今年剛從演藝畢業的朱啟揚,收入主要靠為管樂團編曲,他更選擇遠赴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深造,師從郭文景,是郭門下唯一香港學生。

「普遍音樂系都難有好出路」,惟他們認為,在香港中樂畢業生可投身粵劇音樂等,出路仍較西樂多。

編輯︰陳展宏

美術︰顏玉玲